斯图亚特
霞飞
小飞象
谢尔曼
M8A1
狼獾
M7
M37
M41
火力:578.0 | 耐久:1358.0 | 装甲:198.0 | 装填(秒):1 | 机动(公里):22.9 | |
命中:8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83.3 | |
伤害范围:20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173.9 | |||
资料: 1941年10月,改进型的M3斯图亚特坦克开始投产。11月到次年2月就生产了1200辆新型M3坦克,春天就投入了北非战场。它的功绩主要是生产数量足够美军和盟军的需求。它是二战中美国生产的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。 |
火力:997.0 | 耐久:2339.8 | 装甲:347.0 | 装填(秒):1.0 | 机动(公里):22.9 | |
命中:10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83.3 | |
伤害范围:20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190.6 | |||
资料: 1941年10月,改进型的M3斯图亚特坦克开始投产。11月到次年2月就生产了1200辆新型M3坦克,春天就投入了北非战场。它的功绩主要是生产数量足够美军和盟军的需求。它是二战中美国生产的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。 |
火力:1560.0 | 耐久:3646.0 | 装甲:545 | 装填(秒):1.0 | 机动(公里):22.9 | |
命中:8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83.3 | |
伤害范围:20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190.6 | |||
资料: 拥有厚实装甲的M4A3E2“小飞象”第一次亮相是1944年6月在进攻法国城市圣洛的行动中。在德国境内的一次坦克战中,一辆来自743坦克营的M4A3E2在因触雷而失去动力后,被8枚88mm炮弹击中除了一发穿过侧舷外,其余均未穿透。。 |
火力:2257.0 | 耐久:5286.3 | 装甲:787.0 | 装填(秒):1.0 | 机动(公里):22.9 | |
命中:8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150 | |
伤害范围:20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200 | |||
资料: 美国的M4中型坦克是二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,也是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之一,总生产量达到了49234辆,在二战后期的坦克战中,M4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,因而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,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|
火力:2851.0 | 耐久:2291.5 | 装甲:406.0 | 装填(秒):1.0 | 机动(公里):17.0 | |
命中:10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150.0 | |
伤害范围:20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190.6 | |||
资料: M8A1坦克歼击车就是在M5"斯图亚特"轻型坦克底盘上,加装M8型炮塔而成的自行反坦克炮。在二战战场上,M8A1主要依靠75毫米榴弹炮进行间接火力支援,并未与轴心国坦克进行直接交火,但其作战效能深受盟军的好评。 |
火力:4143.0 | 耐久:3322.0 | 装甲:595.0 | 装填(秒):1 | 机动(公里):17.0 | |
命中:10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150.0 | |
伤害范围:20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190.6 | |||
资料: 1941年11月,美军开始研制T35坦克歼击车。T35坦克歼击车以M4A1中型坦克为底盘,采用T12型76.2毫米火炮为主要武器,炮塔能360度旋转。增强装甲后制成了T35E1坦克歼击车。经进一步改进后,于1942年6月4日,定名为M10坦克歼击车。 |
火力:1335.0 | 耐久:1019.6 | 装甲:126.0 | 装填(秒):3.0 | 机动(公里):12.9 | |
命中:6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300.0 | |
伤害范围:45.0 | 炮塔转数:154.0 | 底盘转数:190.6 | |||
资料: M7牧师式自行火炮(M7 Priest)为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研发的一款自行火炮。当它进入英军服务时,英国人便给它起了“牧师”的称号。这是因为它拥有一个像讲道坛般的机枪手位置,以及沿袭英军“主教式”自行火炮的名字。 |
火力:2080.0 | 耐久:1585.6 | 装甲:196.0 | 装填(秒):3.0 | 机动(公里):12.9 | |
命中:6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300 | |
伤害范围:45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190.6 | |||
资料: M37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由美国底特律坦克制造厂研制,采用M24“霞飞”轻型坦克底盘,1947年装备部队。主要武器为1门M4型105毫米榴弹炮,战斗室位于车体中部和后部,为半敞开式。战斗室的装甲板垂直,厚12.7毫米。 |
火力:3015.0 | 耐久:2304.0 | 装甲:288.0 | 装填(秒):3.0 | 机动(公里):12.9 | |
命中:60% | 暴击:0% | 穿透:0% | 跳弹:0% | 射程(米):300 | |
伤害范围:45 | 炮塔转数:154 | 底盘转数:200 | |||
资料: M41自行榴弹炮,英文称“Gorillas”,采用M24“霞飞”坦克底盘,全重19.18吨,车上配有1门155毫米榴弹炮,还有12.7毫米、7.62毫米机枪各1挺,最大速度48千米/时,是朝鲜战场上美军广泛使用的火力最强的机械化榴弹炮。 |